首页 资讯 正文

十堰禁毒民警许文:26年坚守禁毒一线,只愿天下无毒

体育正文 223 0

十堰禁毒民警许文:26年坚守禁毒一线,只愿天下无毒

十堰禁毒民警许文:26年坚守禁毒一线,只愿天下无毒

当59岁的(de)许文轻轻摩挲着警徽上那斑驳的纹路(wénlù),26年(nián)禁毒生涯的片段,如璀璨星河般在他眼底流转。那些与毒贩斗智斗勇的惊险瞬间,那些帮助吸毒(xīdú)人员重获新生的温暖时刻,都化作岁月长河中的珍贵记忆,熠熠生辉。

1998年(nián),国务院批准公安部成立了禁毒(jìndú)局,1999年重新组建了新一届国家禁毒委员会。同年,十堰市公安局茅箭区(máojiànqū)分局治安大队成立禁毒中队,33岁的民警许文主动请缨投身禁毒事业,成为茅箭区公安分局首位禁毒民警。至此,他用脚步丈量出鄂西北禁毒防线的经纬,让(ràng)“毒品一日不绝,禁毒一日不止” 的誓言(shìyán)在秦巴山脉(shānmài)间掷地有声。

当时的禁毒中队,办公桌上只有(zhǐyǒu)几张写着人名的纸片,通讯基本靠(kào)吼,追踪全靠腿跑。许文开着漏油的面包车穿梭在城中村巷陌

为摸清辖区毒情,他独创 “街巷网格化排查法”,把辖区拆分成区块(qūkuài),用6个月(yuè)时间敲开780余户房门,在没有GPS的年代,硬生生在脑中(nǎozhōng)绘出风险场所的 “毒情热力图”。

2001年夏夜,民警许文在辖区走访时闻到某居民楼散发出异样酸腐味,这让(ràng)他警觉起来,经过摸排(mōpái)走访,发现近期有多人(rén)频繁出入。“有问题!”敏锐的许文马上组织人员蹲守。

连续 8 小时(xiǎoshí)蹲守中,他躲在楼道杂物间,听着嫌疑人凌晨三点用特定节奏敲门的暗号。当(dāng)破门而入的瞬间,现场散落的锡纸与(yǔ)针管印证了他的判断。此外,他还顺藤摸瓜牵出跨区域吸贩毒(fàndú)链条,拔除了辖区的一个毒瘤。

“郑哥,我又来看你了。”2002年6月10日,许文推开(tuīkāi)郑某家斑驳的铁门,霉味混着中药苦涩的气息扑面而来。屋内,郑某蜷缩在(zài)发黑的凉席上,骨瘦如柴的手臂布满疤痕,青紫色的血管(xuèguǎn)像蚯蚓般扭曲盘结——那(nà)是海洛因在人体内肆虐后留下的印记。

谁能(néng)想到,曾经意气风发的(de)青年,2012年因一次误交损友,沾染上被称为“毒品之王”的海洛因,从此坠入深渊。长期(chángqī)吸毒的后遗症让他丧失了劳动能力,家中(jiāzhōng)积蓄耗尽,年迈的母亲被折腾得心力交瘁。

许文从车上搬(bān)下带来的米和油,轻声地询问郑某的身体状况和家庭困难、此后,许文不仅联系戒毒所和医院为郑某制定康复计划,还四处奔走帮他(tā)母亲(mǔqīn)申报办理政府相关帮扶补贴。

在这 26 年里,许文(xǔwén)不仅是冲锋在前的(de)缉毒尖兵,更是禁毒宣传的排头兵。他将宣传工作融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,无论是热闹的社区(shèqū)讲座、充满活力(chōngmǎnhuólì)的校园课堂,还是人来人往的街边宣传点,亦或是宁静的田间地头,总能看到他耐心讲解禁毒知识的身影。他用通俗易懂的语言、生动(shēngdòng)鲜活的案例,向群众普及毒品的危害,让(ràng)每一个人都深刻认识到毒品的可怕。

每当年轻(niánqīng)民警问他坚守的意义,许文总是微笑说:“你(nǐ)看那所小学,20多年前我在(zài)那讲第一堂禁毒课,现在听课的孩子成了老师,又带着学生来听我的课。这,就是答案。”

今年(nián),是许文坚守公安禁毒工作的最后一年。2026年,许文将以另一种身份继续奋战在(zài)禁毒工作一线。

自1999年从事禁毒工作(gōngzuò)以来,许文参与侦办各类毒品案件200余起,深入(shēnrù)学校、企业(qǐyè)、社区(shèqū)、农村、行业场所等场所开展各类禁毒宣传2000余场次,深入辖区易制毒(yìzhìdú)场所开展安全检查900余次,发现并及时整改隐患300余次,先后帮扶(bāngfú)200余名戒毒人员再就业,重拾生活信心。茅箭辖区毒品案件发案量、涉毒人员呈明显下降趋势。

“禁毒工作,许文干了半辈子,也(yě)坚守了半辈子。一代又一代新老交替,唯独(wéidú)他一人始终扎根在禁毒一线……”原茅箭区公安分局禁毒大队大队长黄继军说道(shuōdào)。(来源:极目新闻)

十堰禁毒民警许文:26年坚守禁毒一线,只愿天下无毒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